让孩子“哭”一会儿
——关于挫折教育的一些思考
王荣烽
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挫折也像硬币一样,它可能是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也可能是生命征途中的垫脚石。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与阻碍,也会经历失败带来的痛苦。这些都是我们常说的“挫折”。我们常把“挫折”与不好的事物画上等号,但确切来讲它应该是一种情绪。
《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认为:“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任何人,无论谁遇到挫折都会产生不好的情绪,这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问题是有的人可能会把这样的情绪长时间地延续下去,从而产生不良的心理行为;而有的人可能在经历短暂的痛苦中,磨炼出勇敢的意志,愈战愈勇。
时间调回这周的星期五早上,我上完早上一二节,第三节回办公室改作业,边改作业边和洪老师进行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教育理念上。我们本来是讨论下周三准备上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旧物市场》——组织二年级学生自买自卖。这下可难倒我了!要让学生自己组成那么多小组,然后一整个年段的学生进行这场活动,那到时候不得“乱七八糟”的,估计有哭的、闹的、不服……我问:“出现这些问题要咋办?”洪老师回应:“不可能不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了我们就让他们自己解决,这本来就是一个小型社会活动,出现这些不是很正常吗?面对这些问题时,学生学着自己去解决不也是应该的吗?”顺着这个话题,我们聊到了洪老师有一次护导时遇到的情况。
下课期间,总有小朋友喜欢在走廊上跑,很不巧,那一天有位小女孩在走廊撞到墙壁,嘴巴磕到了,掉了一颗牙齿,鲜血一滴一滴地从嘴角流了下来。看到自己流血了,她瞬间就哇哇大哭起来,眼泪直流。洪老师检查了一下伤势,不是很严重(掉的牙齿本是该换牙的),于是静静地看着她哭,过了一会儿说:“如果哭可以解决问题的话,可以哭再得大声一些!”于是,就让她接着自己哭下去,再过几分钟,等哭声变小了,洪老师又说:“你看,你这掉的牙齿还帮你妈妈省了几十元的拔牙费呢……”
我当时刚好要去上课,下楼梯期间恰好看见了这场景。当时感觉很不可思议:居然可以这么处理事情!我感觉很有趣,于是去讨教洪老师。洪老师给出的答案是:“难道要立马过去安抚她说‘不哭、不哭……’想方设法地安慰她吗?那这样以后她可能会越来越懦弱,一碰到点问题就必须有人帮忙解决,这能行吗?”
回想起平日里,东西没带了、上学迟到了、考试考砸了……稍有不顺,孩子们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换作是我,肯定是急切地去安慰学生以此来解决问题,却不曾想,这样会剥夺了他们成长的宝贵体验。哭,是孩子天然的“情绪安全阀”,它能排解压力,更重要的是,在哭泣后的自我振作中,孩子们学会了坚韧。
挫折如同磨刀石,适当的磨砺能让孩子的心智更加坚毅。让孩子哭一会儿,并非冷眼旁观,而是给予他们直面挫折、自我修复的机会。在泪水之后,他们学会调整心态、寻找出路,以更顽强的姿态奔赴成长之路。而我们老师,只需在旁默默守护,用信任的目光助力他们跨越挫折,绽放光芒。
王老师是位爱学习,又善于学习,虚心求教的老师。与他交流,他说得最多的是:“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他做的最多的事是,我在教育学生,他就走近静静地观察我是如何处理学生的矛盾,如何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还提出疑问。他又是一位很聪明的老师,他善于从书中去获取教育教学方法,又结合班级实际进行灵活的应用,经常提出一些很好的教育点子。耐心,是他从教这几个月来一直的坚持,是他对孩子们的爱的体现。愿王老师永葆初心,成为学生心中的那盏明灯。
(洪雅婷)
撰稿:王荣烽 编辑:谢思露
一审:李福安 汤其鸣
二审:饶燕燕
终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