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新课标精神,落实新课程方案,深化科学教学改革,4月10日—11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承办2025年泉州市教科版《科学》新教材研训活动。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叶晋昆、各县市区小学科学教研员与骨干教师及《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齐聚一堂,且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共同探寻科学教育新路径。
活动中,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专家通过视频解读新课标“学段贯通、素养筑基”等四大特征,结合案例剖析教学评一体化策略;课题组成员许丽玲老师汇报课题阶段性成果,分享大单元情境设计、课堂三步教学法及资源开发等创新成果,展现以评促学的深度探索。
在教学观摩中,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柳亚清老师执教《它们吃什么》一课,运用AR模型与显微视频创设真实观察情境,以“教-学-评”一体化引导学生探究蚂蚁食性;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吴俊婉老师在《哪个流动得快》中借助AI助手串联任务,通过多维积分榜实时评估实验设计能力,实现思维与实证素养双提升。
课后,与会教师分组针对评价设计的科学性及应用的有效性展开思辨,叶晋昆教研员强调评价需贯通课内外、融合个体与小组表现,以证据为基杜绝模糊化,建议各校构建动态反馈机制,以学科组为单位定期复盘案例、共享经验,通过螺旋式教研生态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教师深化了对素养导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认知,活动产出的可推广大单元评价模板推动了区域教研协同,技术与评价融合的创新模式也为传统教学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未来还将依托教研共同体持续优化评价体系,助力核心素养落地课堂。
撰稿:林凉凉
摄像:科学组
编辑:谢思露
一审:李福安 汤其鸣
二审:陈华珠
终审:校长室